纪录片《二十二》昨日上映了,这部带着沉重历史感的电影揭开了一段虽然沉重但是依然饱含鲜活生命力的过往历史,也再另一方面向我们展开了一段关于铭记与选择的岁月。岁月与时光,遗忘与淡然,我们不能简单的从老人们的面庞上看到过往的历史,但是我们还有不断前行时不可遗忘的历史。
2012年12月,80后导演郭柯以“慰安妇”为题材,历时两年,拍摄记录了这位生活在广西桂林的“慰安妇”韦绍兰与她的中日混血儿子。
当时全国仅剩32位“慰安妇”幸存者,故将片名取为《三十二》。
《三十二》曾在国内、美国、英国多地展映,获得主要的奖项有:
2013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蔡涛)
2014年,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4年,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短片
2014年,滨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5年,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永久收藏
生命是什么?这部纪录片诠释另一种含义。
《三十二》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漓江打开尘封的往事。
青山秀水,江水静谧,你不会想到,在这方灵山秀水,发生了怎么样的故事。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期间,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日军的性奴隶。在影片开拍之时,中国内地仅剩22位“慰安妇”幸存者。当光阴慢慢划过,时间抚平伤口,这些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的老人们,如今又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悲喜忧乐?
关于日军侵华战争中国幸存“慰安妇”长篇纪录电影《二十二》。纪录电影《二十二》剧组是由一支特别的队伍组成,除了国内外的专业电影人士,还包括各方学者及爱心团体的加入。剧组以拍摄为目标,关爱为目的,从2014年1月至7月陆续在中国五个省、二十九个不同的地区纪录全国各地的“慰安妇”幸存者,通过与这些老人的深入交流,影片突破了历史资料和证据收集的局限性,从客观、人性的角度,纪录这群幸存老人当下的生活状态。 影片通过对这些老人适度地靠近,用客观的镜头,将历史的碎片点点打捞起来,把那些行将逝去的事实镌刻成永久记忆的“墓碑”。在最后这个时刻,我们,可否停下匆忙,给她们一次最深情的凝视。
电影于2015年10月05日 釜山新世界影城 3号影厅点映;2015年12月11日 北京电影学院 标准放映厅点映;2016年04月29日 北京师范大学 北国剧场 点映;2016年05月15日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Safra剧院 点映2016年06月25日 莫斯科karo 11October剧院4号影厅放映;2016年07月10日 西安白鹿原影视基地巨幕厅点映。
在影片的最后,一首简单的歌曲直接叩进心门。这首歌名为“九重山”,由燕池演唱,歌词则是源自广西受害幸存老人韦绍兰的哼唱——“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朴实的歌词、忧伤的曲调,直击人心。
关于中国影视新闻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中国影视新闻网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