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伴生》将几代人对生死的观念与差异细细讲述过来,看完十分震撼,那么,这部记录片在哪里可以看呢?一起来看看吧!
人,总有必经阶段。生死只在一刹间,但老病却很漫长。然而,老和病都可能有人伴随在身边,但生和死就只可以自己面对。《伴生》娓娓道来两代人对「生与死」价值观的差异和矛盾。《子非鱼》(第十届) 得奖年轻导演黄肇邦真实纪录三个家庭、两代社会的束缚异同、夫妻间的牵绊和信任。松哥的太太玉梅去世后,松哥的健康亦急转直下。家人不捨,但反而希望松哥可从打击中解脱;沛叔担忧病重的太太,令家人感到莫大的压力,而女儿亦要为尽孝而放弃个人生活;有智力障碍的慕严在儿子兆铭出生后就分离,在确诊末期乳癌后,兆铭决定陪母亲踏上复康之路。人在不同的年纪,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愿景。但见证与死亡渐行渐近,到底生命的终点有著甚麽?伴随著生命而来的关系,又为人带来多少震撼?
这部电影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有展出,想要看的朋友可以提前在网上订票前去欣赏哟!
前方点评:8分。极大限度地展现了纪录片的威力,影像主打干净安静的白,视角客观,在看似人情越来越淡漠的社会表象下面,挖掘出了两代人面临的不同生存困境,难以忘记松哥在妻子离世之后身体状态的急转直下,以及松哥儿子对着镜头希望父亲“放低”的剖白。
导演在两代人的纪录手法上有区别,主视角为老人,镜头多为医院和养老院,并没有着墨于子女的生活,最初我认为仅以行走谈话表现子女的负担,稍显单薄,但细想之下,影像+沟通,这样的结构才不会单调,而且该片的目标观众其实应该是子女,对自身的困境再清楚不过了,所以这一部分留白非常合理。
影片名为“伴生”,看似是两代人互相羁绊之累,实际上,英文片名snuggle(依偎)更能体现它的慈悲内核。
去年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了六部影片,《伴生》是唯一的一部纪录片。相比有一类带有社会诉求的纪录片,它在人物关系的转变后戛然而至,把思考留在言外,黄肇邦将纪录片去工具化,而是保有了纪录的本质,这里有我们很少能见到的香港,有可以引起广泛共鸣的人生真相,足矣。
关于中国影视新闻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中国影视新闻网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